
“河南省具備萬億級大健康產業的基因和空間,將大健康產業上升為河南戰略性支柱產業的時機已經成熟。”今年兩會期間,河南省人大代表、民生藥業集團、北京天地民生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徐海照從所處的醫藥行業出發,積極為中原大健康產業建言獻策。
就在河南省兩會前夕,1月3日,小康農民講學所、智慧農工聯盟區塊鏈河南中心揭牌儀式在民生藥業集團(鄭州)總部隆重舉行,從洛陽跬步的百年藥企將視野從區域瞄準至中原乃至全國的大健康產業“風口”。在這個風口下,如何利用區塊鏈等科技賦能傳統醫藥行業?河南如何補齊短板,構建自己的大健康全產業鏈生態圈?徐海照建議在洛陽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又有哪些優勢?
科技賦能百年藥企,民生藥業集團將打造信用鏈價值平臺
2019年河南省兩會期間,徐海照曾接受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專訪,這位跨界而來的掌門人,通過布局醫藥上下游產業鏈,為民生藥業集團的發展謀求生態圈閉環和商業護城河。彼時,徐海照希望將民生藥業集團打造成超級醫藥生態孵化器,實現中原大健康產業的共創、共享、共生、共榮。
2020年伊始,徐海照率領民生藥業集團,對戰略版圖進行了校準與規劃,向融入與推動中原健康產業的夢想更近一步。據介紹,民生藥業集團將戰略視野從豫西輻射中原乃至全國,開啟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與使命擔當。徐海照認為,堅持“種好一棵藥、造好一粒藥、健康全人類”是民生藥業集團的不變初心,民生藥業集團既要繼承百年優良傳統,又要與時代共舞,利用新的科學技術、新的商業模式來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1月3日,徐海照與小康農民講學所發起人吳育謙為小康農民講學所(河南中心)、智慧農工聯盟區塊鏈(河南中心)揭牌。未來,小康農民講學所和智慧農工聯盟區塊鏈將會聯合民生藥業集團,對于數字化中草藥栽培科研平臺、農民技工化培養、中草藥扶貧產業落地發揮農業科技的重要價值。“當前,醫藥行業面臨‘小、散、亂、差’的行業痛點,缺乏共同的認知和價值趨向。”徐海照告訴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這些痛點的存在,使得醫藥行業長期處于經營理念落后,企業規模普遍較小、產業集中度不高、無序競爭嚴重的狀態。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如何利用“云大物人區”(即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來實現醫藥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也成為民生藥業集團的新課題。此外,打造管理成本低、投資收益高、協同效應大的大健康行業信用鏈價值平臺也被納入了民生藥業集團的戰略范疇。
民生藥業資本路徑提上日程,爭取2023年實現上市目標
作為擁有多領域行業經驗的企業家,徐海照深諳行業的發展,需要產業上下游的協同聯動與發展,才能做大做強。
本次徐海照也帶來了把“健康中原”上升為河南省戰略的建議。徐海照認為,大健康產業為傳統中醫的蓬勃發展迎來新一輪機遇。河南作為中華文明和中醫中藥的重要發祥地,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形成了具有河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和以伊尹、張仲景精神為代表的河南中醫價值觀。
徐海照建議,應該以第三產業的發展推動河南省以醫藥為主的特色產業產生規模效應和聚集效應,即通過帶動大健康、大文化、大旅游、特色產業、商貿物流復合發展,帶動第一產業的規?;l展,推動第二產業在此基礎上產業集群化、集群基地化、基地園區化、園區社區化、社區帶動新型城鎮化的“312”或“321”產業路徑。徐海照建議的這種發展路徑,也正是民生藥業集團探索實現企業蝶變的新路徑。未來三年,民生藥業集團企業增長路徑規劃將實現三大步的跨越。第一階段:2020年上半年,做大商業流通板塊,提升民生平臺服務功能,爭取到2020年底重返百億企業。第二階段:2021—2022年,商業流通板塊穩健發展,平臺服務功能不斷強化,信用價值提升重新得到金融機構及上下游企業的信任和背書,反哺珍醫堂制藥,實現產業園全面啟動生產,到2021年底總體實現150億元的銷售目標;到2022年,工業制造突破20億元,商業流通板塊實現180億元,總體實現200億元的銷售目標。第三階段:2023年,智能中藥制造、商業流通、醫療終端連鎖已實現全產業鏈打通,總體突破300億元的銷售規模,形成規模效應。同時,經過3年的培育發展,資源整合,以珍醫堂制藥生產基地為母公司的上市主體,爭取在2023年實現上市。“構建民生新商業生態系統,中心外圍、相互依存、生態共榮,從內到外、從外到內,實現中原大健康生態系統。”徐海照許下愿景。
為家鄉代言,建議洛陽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
作為洛陽人,徐海照始終在反哺這片故土,表達自己的眷戀。
徐海照表示,民生藥業集團在嵩縣投資大健康產業超過10億元,帶動園區及周邊農戶2300多戶近8000人種植中藥材,農戶人均收入達1萬元以上。民生藥業集團率先提出以“龍頭企業+合作社+大健康生態全產業鏈+農戶”的扶貧模式助力脫貧,預計可以帶動100多萬貧困農民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
在深耕洛陽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中,徐海照認為,洛陽作為中原副中心城市和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擁有厚重的中醫藥文化寶庫和濃郁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具有繼承和發揚中醫藥文化、推動和發展中醫藥產業的天然優勢。在徐海照的心中,他希望以“兩河三山”(伊河、洛河、伏牛山、熊耳山、秦嶺山脈)為依托,分別打造伊水河谷和洛水河谷大健康生態產業帶,做強做大洛陽的食品和醫藥工業,構建國家級大健康產業生態資源保護區和國家級康養生態公園。“也希望通過洛陽大健康產業發展,為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國家戰略提供河南方案。”徐海照說。此外,為提升副中心城市醫療質量水平,更好滿足洛陽都市圈群眾健康需求,真正實現“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鄉鎮”,大幅減少異地就醫和看病難問題,徐海照也帶來了洛陽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的建議。“希望由省發改、衛生健康等部門牽頭,在第二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項目中,選定目前豫西地區亟須且具有一定優勢的兒科、呼吸內科、中醫等專業,在洛陽落地1到2個,同時懇請省政府與國家有關部門和醫療機構溝通,同意洛陽承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徐海照說。